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关于有色金属矿山实行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试点问题的通知

时间:2024-06-17 17:28:59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41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关于有色金属矿山实行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试点问题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 财政部 国家计委


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关于有色金属矿山实行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试点问题的通知
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
(86)中色人字第859号《关于有色金属矿山实行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试点的请示》和《有色金属矿山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试行办法》,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同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所属金堆城钼业公司、大厂矿务局、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江西铜业公司、易门铜矿从一九八七年开始试行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办法。
二、上述五户企业一九八七年吨矿(金属)工资含量总系数按去年核定的272.9元执行。
三、企业按照核定的工资含量提取的工资总额可列入成本,同时取消税后留利中的职工奖励基金,并相应调整企业留利比例。同时由财政部重新核定利改税方案,新核出的调节税是奖励基金的转移,不属于减征范围。企业缴纳奖金税仍按国发〔1985〕86号《国营企业奖金税暂行
规定》执行,即:除矿山采掘工人免缴奖金税外,其余人员按奖金办法缴纳奖金税。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可在核定的工资含量限额内,根据不同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下达执行,同时抄送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备案。

附:有色金属矿山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试行办法
为了增强有色金属矿山的活力,充分发挥矿山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国发〔1985〕2号和劳动人事部等五部委劳人薪〔1985〕29号文件精神,以及煤炭部实行吨煤工资含量包干的经验,结合有色金属矿山的实际,
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 则
贯彻宏观控制、微观搞活的原则,把职工的物质利益真正同企业的经济效益联系起来,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的工资总额应随矿山产品销售量完成多少和经济效益好坏上下浮动。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职工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发展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基础
上逐步提高职工的工资水平。要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克服平均主义。

二、试行条件
试行吨矿工资含量包干的国营重点矿山,必须具备生产任务正常,能保证完成国家指令性计划,产品销路基本落实,制度健全,管理基础较好,领导班子较强,经济效益较好等条件。

三、试行吨矿(金属)工资的主要内容
1.“一挂”指标
以工资总额与矿山产品(包括主产品和副产品,下同)销售量挂钩浮动包干,即矿山的工资总额按确定的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单价)随矿山产品销售量进行浮动。
2.“六保”指标
(1)保出矿量、处理量;
(2)保掘进量、剥离量、充填量、钻探量;
(3)保原矿品位、贫化率、损失率、选矿实收率、精矿品位(以矿山为主的联合性企业还要考核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4)保上缴税利(或政策性亏损);
(5)保原、燃料消耗定额;
(6)保安全生产。

四、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单价)的核算办法
1.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单价)的核定
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单价)
核定的工资总额基数
=-------------
核定的产品销售量基数
2.工资总额基数的核定
一九八六年试点企业工资总额基数的核定,以一九八五年计划年报中企业的工资总额(不包括国家规定的燃料、原材料节约奖和副食品价格补贴)为基础,剔除不合理的工资支出,加上全国统一规定的套改工资标准人均5元、四类工资区提高到五类增加的工资和合理增加工资的因素进
行核定。
3.产品销售量基数的核定
矿山的产品销售量基数,以1985年实际销售量为基数。对1985年因受自然因素影响,实际销售量低于前三年平均数的,应按三年完成的平均销售量酌情核定。

五、矿山增减人员工资总额的处理
企业的工资总额基数核定后,对国家规定必须安排的复员退伍军人、转业干部所需要增加的工资和新、扩建矿山在定员内经总公司批准增人需要增加的工资,准予在年终结算时追加工资基数,并同时按新、扩建矿山以及技术改造后新增产量,适当调整产品销售量基数。新增大、中专毕
业生应按增人不增工资处理。定员内由于效率提高,富余人员组织起来另开生产门路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达到自负盈亏,不再由原单位支付工资的,这部分职工的工资可以按减人不减工资处理;定员外的富余人员,减人时要逐步核减工资总额基数。对企业因将产品外发加工和扩散到其他企
业而划出职工,要相应核减工资总额基数。经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批准成建制划入或划出职工要相应增加或减少工资总额基数。

六、确保指标的检查考核办法
确保指标均以当年国家计划指标进行检查考核。
1.出矿量、处理量完不成计划,要按核定的工资单价扣减按少完成的出矿量、处理量、精矿含量计算的工资;
2.掘进量、剥离量、充填量、钻探量完不成计划,造成采掘比例失调,扣减1~3%的工资总额;
3.产品质量完不成计划,不能增加工资。选矿实收率、精矿品位、原矿品位、贫化率、损失率如完不成计划,每项扣减工资单价0.2~0.5%;
4.上缴税利完不成计划,要相应扣减未完成上缴税利计划金额2~5%数额的工资;
5.原、燃料消耗定额完不成计划,按超消耗定额价值的3~15%扣减工资;
6.发生死亡事故,每死亡一人罚减工资0.3万元;千人负伤率每超计划1%,罚减工资0.02~0.05万元;发生重大质量和重大设备事故,每例罚减工资0.2~2万元。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核减的工资,超过核定工资总额基数的20%以上时,只减至20%为止。

七、工资和奖金计入成本问题
实行吨矿(金属)工资含量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按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单价)计提的工资,可以进入成本。企业不再从留利中提取奖励基金,并相应调整企业留利。以前从年度滚存的奖励基金可以转入企业的工资增长基金专项储存,做为工资改革和奖金发放的来源,但是这部分奖
励基金使用时不得进入成本。

八、其 他
在试行本办法时,企业必须按照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工资标准执行,不得另行制定工资标准。
试点企业的工资应按当月(季)累计完成的实际销售量和核定的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单价)计提。实行按月预提,年终结算。预提工资必须留有余地。企业提取的工资归企业所有,节余的工资允许转入下年度使用。企业有权根据各自的生产特点,灵活采用各种承包形式。但上级核
定的工资含量系数不得突破。企业应在银行设立工资基金专户。
实行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的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的奖金税,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
在试行本办法时,必须加强计量管理、技术监督和统计财会核算等基础工作,不准虚报、瞒报。如发现并经查实,除扣回多提的工资外,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追究企业领导和经办人的责任,给予经济制裁和纪律处分。
有色金属矿山试行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办法,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础的稳固和发展,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企业应当加强对这一工作的领导,切实做好思想工作和业务指导,认真把这一工作做好。
试行企业吨矿(金属)工资含量包干的具体方案和试点企业的工资含量总系数由有色总公司提出,经国务院企业工资改革研究小组办公室审批后实施。



1987年4月7日

关于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有关所得税问题的公告

公告2011年第39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就企业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以下简称限售股)有关所得税问题,公告如下:
  一、纳税义务人的范围界定问题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及其实施条例第三条的规定,转让限售股取得收入的企业(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等),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二、企业转让代个人持有的限售股征税问题
  因股权分置改革造成原由个人出资而由企业代持有的限售股,企业在转让时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企业转让上述限售股取得的收入,应作为企业应税收入计算纳税。
  上述限售股转让收入扣除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后的余额为该限售股转让所得。企业未能提供完整、真实的限售股原值凭证,不能准确计算该限售股原值的,主管税务机关一律按该限售股转让收入的15%,核定为该限售股原值和合理税费。
  依照本条规定完成纳税义务后的限售股转让收入余额转付给实际所有人时不再纳税。
  (二)依法院判决、裁定等原因,通过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企业将其代持的个人限售股直接变更到实际所有人名下的,不视同转让限售股。
  三、企业在限售股解禁前转让限售股征税问题
  企业在限售股解禁前将其持有的限售股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个人(以下简称受让方),其企业所得税问题按以下规定处理:
  (一)企业应按减持在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登记的限售股取得的全部收入,计入企业当年度应税收入计算纳税。
  (二)企业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前已签订协议转让给受让方,但未变更股权登记、仍由企业持有的,企业实际减持该限售股取得的收入,依照本条第一项规定纳税后,其余额转付给受让方的,受让方不再纳税。
  四、本公告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本公告生效后尚未处理的纳税事项,按照本公告规定处理;已经处理的纳税事项,不再调整。
  特此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七月七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对出境文物凭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出境许可证》验放问题的通知

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对出境文物凭国家文物局颁发的《文物出境许可证》验放问题的通知

1995年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为加强对私人所有并拟携运出境旧存文物鉴定管理工作,国家文物局颁发了统一格式的《文物出境许可证》(样式见附件),许可证由具备对私人所有旧存文物进行鉴定资格的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福建、云南鉴定站各自负责印制、编号和管理,印制完毕后即陆续投入使用。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自1996年1月1日起旅客携运私人所有旧存文物出境,海关一律凭统一格式的《文物出境许可证》和文物出境鉴定站铃盖的九四版“B”字头火漆标识验放。在此之前,各鉴定站自制的原出境许可证或本通知所附统一格式的许可证均可作为验放凭证。
二、《文物出境许可证》一式二联,旅客携运文物出境,海关办理验放手续后将第一联(海关验核联)收存;第二联由发证部门存查。
附:《文物出境许可证》样本(略)